当前 学术研究
文学创作
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广元女性文化研究 > 武则天研究 > 学术研究

五、从尼姑到皇后的秘密

 贞观二年(628)十一月二十三日,在蜀地利州(四川广元),利州都督武士彟的夫人杨氏生下了一个满面光华、灿若日月的女孩子,武士彟与杨氏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元华”。贞观十六年(642),太宗皇帝听闻已故荆州都督武士彟的次女武元华生得容貌美艳,才华出众,于是便将武元华召进宫帏封为“才人”。李世民见年仅十四岁的武元华生得丰满妩媚便赐号“媚娘”,从此以后她便被叫着“武媚娘”或“武才人”,而“元华”这个名字就被历史遗忘了。

贞观二十三年(649),一代英主李世民驾崩翠微宫,根据国家制度,先皇的嫔妃宫人全体入佛寺为大行皇帝颂经追福,年仅二十一岁的武媚娘便随众进入到皇家寺院感业寺,从此青灯黄卷、梵音古佛以伴青春。

 

(一)揭开感业寺的秘密

1.慢慢长夜何时明

根据《唐会要》记载,“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都有相关记载,贞观二十三年(649),二十一岁的武媚娘在太宗皇帝死后进了佛寺为尼好像是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面对菩萨去念经祈祷,这对于武元华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她的母亲杨氏就自幼笃信佛教,甚至为父祈福佛门十几年,以至于把自己耽误到了四十多岁时才嫁人。杨氏在利州(四川广元)生下武元华后还在利州的西龛古寺出资开窟造佛像以铭功德。面对青灯古佛,念经颂拜,这些出家人的日常功课对武元华来说当自不在话下。但是,对于一个刚二十一岁花开正艳的年轻姑娘来说,未来的生活就要在这寂寞的梵钟佛鼓里消磨,绚烂的青春行将在这袅袅的香烟烛火中明灭,武元华的心中确实不甘。她的心里还埋藏有一枚种子,这种子萌发出的细芽让她的心在隐隐作痛,这痛同时也让她的心生出了一丝对未来的希望光芒来。

2.神秘消失的感业寺

所有的历史文献都记载武则天在太宗死后随众进了感业寺,可奇怪的是,任你遍查唐史,竟然没有感业寺的其他事件记录和具体方位所在。在当时的京城长安,有记载的尼寺有二十七所,但却没有一所叫“感业寺”的。即便是这寺后来改了名字也应该有点蛛丝马迹呀,但神秘的感业寺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按理说,要安置太宗皇帝的所有宫人,这寺一定颇具规模,也应该很有影响,后来高宗皇帝不是还去感业寺进过香吗,可感业寺到哪里去了呢?有人认为感业寺可能就是禁宫中的一座皇家佛寺,也有人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这样一所庙宇,武则天入寺为尼完全就是李治掩人耳目的一个借口。

李治在金屋藏娇,武媚娘头上的青丝依旧,武则天在那个时期天天到菩萨前去念经许愿到有可能是真,但她原本就没有削发为尼出过家。

3.身披缁衣的尼姑还是身着石榴裙的如意娘

《全唐诗》中收录有一首武则天创作的情诗,名字叫作《如意娘》。

 

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

 

这首哀婉缠绵的情诗无论如何你也无法把它与一代铁腕女皇武则天相联系起来,武则天是什么样的人物啊,那是用匕首驯“师子骢”的角色啊。而这首诗你仔细读读看,主人公是一种什么样的柔情相思呀。日思夜想,泪眼朦胧,把红色的花都看成了绿色的叶了。神形憔悴得连身体都快支离破碎了,这一切都是为了思念你呀。如果你不相信我天天因思念在时常落泪,那你就来打开我的衣箱验看一下这石榴红裙吧,看看这裙上是不是已经洒满了我的斑斑泪痕呢。

这般情深意切、感人肺腑的爱情诗,作者若没有真实的生活感受是绝对写不出的。假如这《如意娘》真是武则天所写,那么是武则天在哪个时期、在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下所写的呢?

我们现在来分析一下武则天的“人生时间表”。武的人生时间表大致分为——

①十四岁以前的“童年时期”;

②十四岁入太宗宫帏到太宗驾崩她二十一岁的“才人时期”;

③二度进宫前的两、三年时间,史载的所谓“感业寺时期”;

④二度入宫到正位中宫的三年“昭仪时期”;

⑤当皇后、天后、皇太后、圣母神皇的“皇后时期”;

⑥当大周皇帝直到死亡的“皇帝时期”。

十四岁以前武元华还处小女孩子的“童年时期”,当不会去写这样的爱情诗,即便有少女之恋,也绝不会这般深刻。十四岁入宫后,她天天在太宗身边当才人为女官,她与太宗年龄相差近三十岁,即便有情有爱也不可能如此缠绵得相思成疾,显然这诗不可能是在“才人时期”写给李世民的。

她后来再度入宫为昭仪,被李治宠幸有加,几乎独占宫帏,既无别离哪来相思?况且她还要忙着去争夺后位,怎有心思去写爱情诗呢?所以这诗也不可能写在“昭仪时期”。后来武则天就当了皇后,再后来当了皇帝。青春已逝的女皇帝在当了皇帝后虽然有过一些面首情人,但那时的武则天可是君临天下,天下所有的人她都可以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她没有苦苦相思的感受、也没道理去写那么缠绵的情诗来,因为她不需要“看朱成碧”,她已经不可能再有男女的相思之苦。所以,这首诗只可能写在武则天最为落寞失意的所谓“感业寺时期”。这诗若真写自武则天之手,那就不由不让人怀疑,在那段神秘的两、三年时间里,青春正盛的武元华真的是在感也寺身披缁衣为尼呢,还是被李治别院另处,在当身着石榴红裙、天天苦苦相思的如意娘呢?

4.重燃青春的爱恋

其实,武则天在那个时期是在当尼姑还是在当如意娘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她在人生的最低谷没有选择放弃。同样是才女加美女的徐惠就选择了与武媚娘不同的道路,徐惠选择的是对美好生活和明丽青春的放弃。据《新唐书》载:由才人升为充容的美女徐惠,在太宗皇帝驾崩后,她哀慕成疾,不肯进药,说:“帝遇我厚,得先狗马侍园寝,吾志也。”二十四岁的徐惠相当于是选择了自杀去殉葬李世民,她的愿望也实现了,死后被“赠贤妃,陪葬昭陵石室。”

武媚娘没有做那般可笑且懦弱的选择,她在等待一个人。这个人与她同年出生,性格仁懦,他们曾一起在太宗的病塌前朝夕不离的侍奉过先皇李世民,这个年轻的男人就是昔日的太子、今天的皇上李治。当年太宗要武媚娘去别殿照顾太子李治,李治说过一句深埋在她心里充满了人生希望的话语,柔弱的太子面对美艳的武媚娘轻声低说了一句“我喜欢你”的话。就是这样一句话,支撑起了武媚娘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资治通鉴》载:“上为太子也,入侍太宗,见才人武氏而悦之。太宗崩,武氏随众入感业寺为尼。忌日,上诣行香,见之。武氏泣,上亦泣。”

 

李治初登龙位,当然首先要去过足了皇帝瘾后才言其他。即位之初,新君李治是日日上朝,对驾驭这个庞大的帝国他充满了好奇和激情,后来连他自己都说,“朕幼登大位,日夕孜孜,犹恐拥滞众务。”但新鲜感一过,他就热情顿减了,于是再次想起了那个丰满妩媚的女人来。

至于李治是在尼寺还是在别院去见武媚娘,这不重要了。反正,李治一见到娇媚万状、泪雨横飞的故人,性格柔弱的他也不竟泪如雨下,于是二人相拥大哭一场当自不在话下。从此以后,年轻的皇帝便是经常来与媚娘相见,武则天在这样的情感状况下去写出一首连后来李白读了都自愧弗如的爱情诗《如意娘》来,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其实,《如意娘》这首缠绵的爱情诗早已把千年前的秘密披露无迹。

 

(二)再度入宫的机缘

武则天十四岁进入太宗宫帏,被封“才人”,赐号“媚娘”。太宗临终前太子因侍奉父亲见着了武媚娘,李治“见而悦之”。这个“悦”是喜欢,不能因此就去断言太子与武才人在那个时候就会去背着李世民“偷欢”。但武则天能够再度进入大唐高宗皇帝李治的禁宫,它的基础就源于那个“悦”字。至于太宗皇帝是否在生前就“赐”武媚娘去照顾太子,像汉宣帝给太子(后来的汉元帝)选妃王政君一样,此时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武则天能二度进宫,其实没有什么挑战,这只是一种历史的机缘。

1.从王萧争宠看李治对待女性的价值取向

王皇后是李世民在世时亲自为李治娶的媳妇,临终时曾把李治和王氏牵在塌前对顾命大臣说这是“佳儿佳妇”。王皇后出身名门,端庄、贤淑、矜持,“性简重,不曲事上下。”遗憾的是她没有生育,这在古代却是一个女性人生最痛事,何况她还是一个皇后。

萧淑妃也是李治在当太子时所娶的女人,在贞观末,她为李治连生了三个儿女。要知道这期间李治还要经常入禁宫侍奉太宗,其实这也是李治与武媚娘在一起侍奉太宗时俩人没有越轨行为的旁证。萧淑妃是什么样的性格,没有多少记载,但她在临死时表现出来的与王皇后逆来顺受的截然不同之态度可以看出,萧妃的性格与武则天有相似之处。《资治通鉴》载:王皇后临死时是,拜曰:“愿大家万岁!昭仪承恩,死自吾分。”而萧淑妃却是泼口痛骂并诅咒之,“阿武妖媚,乃至于此!愿它生我为猫,阿武为鼠,生生扼其喉。”

由此看来,年轻的皇帝李治由于自身性格“仁懦”的原因,他喜欢的女人类型是那种性格泼辣、坚定,甚至强悍的美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叫性格互为补充论。所以李治宠爱性格外向的萧淑妃而不喜欢性格端庄贤德的王皇后,这也是李治为什么后来宠爱上比萧淑妃的意志更为坚定的武则天的真实原因。

2.聪明反被聪明误的王皇后

多种史书记载,王皇后早就发现了李治与武媚娘之间的偷情约会之事,后来王皇后心生妙计,何不让这个妩媚的女子进宫来“以间淑妃之宠”呢?于是王皇后找准机会就对皇帝说,我早知道你与武媚娘的事了,皇帝这样偷偷摸摸地去与武媚娘私会,可是有失皇家体统的,还不如由我去将之接进宫来,皇帝就可以光明正大地与武媚娘在一起了。李治虽然是皇帝,但他天性柔弱,做事总是首鼠两端没有魄力,即便在喜欢美女这种事上,他原本不是贼也做起来像贼一样。就像他后来喜欢上武皇后的侄女贺兰氏,有胆量幸御后封其为“魏国夫人”,却没胆量纳进宫来天天在一起一样的道理。所以此时的李治听了王皇后的话真是喜出望外,还真以为王皇后贤明大度呢。于是,王皇后就以皇后的姿态和权力将武媚娘接进了禁宫,成了她身边的宫人。可想而知,武媚娘当时对王皇后该是何等的感恩戴德。

《资治通鉴》清楚地写道,“武氏巧慧,多权数,初入宫,卑辞屈体以事后。后爱之,数称其美于上。”

由于王萧争宠,武媚娘渔人得利,她终于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如意娘”。聪明的王皇后到还真达到了目的,李治把萧淑妃凉在了一边,因为武媚娘的缘故竟天天都往王皇后这边跑,不多久,这武媚娘就有了身孕啦。看着身怀有孕的武媚娘,王皇后的心头不禁掠过了一丝不安的阴影。没多久,李治就封武媚娘为了九嫔之首的昭仪。武则天二度进宫从一个普通的宫女,很快就被封为仅次于正一品淑妃的正二品之昭仪,可见皇帝宠爱之盛。当武媚娘手捧正二品昭仪的印信授册时,她不禁想起了一进宫廷的青春岁月,十四岁进宫、二十一岁出宫,她人生中最明媚、最美好的七年时间却在“才人”的五品台阶上原地踏步不动。想到此武媚娘不禁热泪盈眶,不能自持。

聪明的王皇后没有想到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后与淑妃宠皆衰”,皇帝现在只对武昭仪感兴趣,王皇后“引狼入室”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3.敌人与战友的利益转化

武则天二度进宫,没多久就拜为了“昭仪”,王皇后与萧淑妃全被皇帝凉到一边去了,这王皇后怕是肠子都要悔青,但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呢?于是昔日的对头由于共同的利益就走到一起来了,王皇后与萧淑妃联合起来去搬弄武昭仪的是非,但是皇帝李治呢,他已经完全拜倒在了这个如意娘的石榴红裙下,“上皆不纳”,对于王、萧二人所说武昭仪是非的话皇帝一概不听。

武则天已经是正二品的昭仪了,当然就有了专门的宫殿居住,她就再也不需要“卑辞屈体以事后”了。试想一下,假如当初王皇后不自作聪明去将武则天接进宫来天天送在李治的枕边,也许李治玩久了激情就会消退,也就会将那个穿着石榴红裙、“看朱成碧”的如意娘淡忘在了宫外。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有记载,李治在此期还纳了一个姓徐的美丽妃子,若不是王皇后此时正好将武则天接进了后宫,也许李治就该天天去徐妃的床上睡觉啦,这中国的历史也就会因此重写。这就是历史的机缘!

4.儿子李弘出生的重大意义

武昭仪独占皇帝李治的专宠,她很幸运,在永徽三年(652)秋冬之际,就在高僧玄奘于长安建造出那座著名的“大雁塔”不久,二十四岁的武昭仪就为李唐王朝生下了一个儿子来,精通文史的武昭仪给这个新生的儿子取名为“弘”。“弘”也是她名字“元华”的延伸。

武则天给儿子取名为“李弘”,所显出的意义非同寻常。在魏晋南北朝以来,天下就没有一刻安宁过,皇帝像走马灯一样更换频繁,老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人人都想过一种和平、安宁、稳定的生活,于是道教盛行于中原,其信徒四处宣扬,说太上老君会来救苦救难的,他老人家一旦降临人间,天下就会太平,道教信徒还编出了一句谶语,“老君当治,李弘当出”,意思就是说太上老君将转世为人化名为“李弘”来治理这个纷乱的世界,到时候就会有一番太平盛世的景象。虽然在李弘出世的时候皇帝李治已经晋封了王皇后的养子李忠为太子,但现在武昭仪直接就给自己新出世的儿子取名为“李弘”,其用意已经昭然若揭了。

李弘的出生,叫王皇后悔之莫及,她就是因为没有生育子女所以才失宠夫君。李弘的出生更加巩固了武昭仪在李唐禁宫中的地位,同时也牢牢地抓住了皇帝李治那颗坚定不足、仁懦有余的优柔寡断之心。

 

(三)解开小公主的死亡之谜

在武昭仪生下了长子李弘后,一个女人的欲望之门才算是被真正的开启了。如果说二度进宫对武元华来说只是一种历史机遇的偶然出现,那么从现在起,武元华将要主动出击,她要将命运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她绝不允许王皇后和萧淑妃的悲剧在自己的身上重演,也绝不愿意再现三年前凄惶出宫去当一个终日泪眼汪汪“看朱成碧”的如意娘那一幕。

从武元华给自己的儿子取名“李弘”起,她就吹响了向皇后宝座冲击的进军号角。这个时候她再度怀孕,并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小公主。

1.小公主的忽然死亡法

这个后来被谥号为“思”的安定公主在出生没多长的时日就死去了,小公主的死亡原因却成了一个让众多历史研究者颇废脑筋的秘密。

1)史料的记载

现在按成书的时间顺序将有关小公主的死亡记载罗列如下:

①《旧唐书》中到没有这个小公主的死亡记载,但在《则天皇后》最后的总结性语言“史臣曰”中却又莫名其妙地写有这样一句话,“武后夺嫡之谋也,振喉绝襁褓之儿”。“振谁之喉”、“绝谁襁褓之儿”《旧唐书》中并无交代。

②《唐会要》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这是史料中第一出现了“女暴卒”的字样,但后面的话却是模棱两可,左右可解。即不能说明是武昭仪自己杀女,也不能完全说明是王皇后杀了小公主。

③《新唐书》载: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笑,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至此“小公主死亡事件”已经出现了骇人听闻的故事“情节”。

④《资治通鉴》载:后宠虽衰,然上未有意废也。会昭仪生女,后怜而弄之,后出,昭仪潜扼杀之,覆之以被。上至,昭仪阳欢笑,发被观之,女死矣,即惊啼。问左右,左右皆曰:“皇后适来此。”上大怒曰:“后杀吾女!”昭仪因泣诉其罪,后无以自明,上由是有废后之志。已经可以看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完全是欧阳修《新唐书》中“小公主死亡事件”的升级版本,情节更为细化和耸听。

仔细分析上面的史料会发现,时间越是往后,事件描写得就越是详细,好像作者就在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一样。

特别是《新唐书》和《资治通鉴》的记载,欧阳修与司马光等所述已经不像是在讲历史,而更像是在写小说了。由于这些记载都是出自正统史料,所以历史上一直都有人认为,武则天为了搬倒王皇后,竟不惜亲手杀死了自己尚在襁褓的女儿以嫁祸于人,她的成功是踩着自己女儿幼小的生命取得的,就连现在有很多女性学者都是这样肯定地认为。历史真就这么残酷无情吗,武则天真是这么一个为了自己的成功就丧失了最基本的人性特征的异类吗?为了弄清小公主的真实死亡原因我们有必要做一番严谨和科学的分析与推理。

2)小公主死亡的版本

①“王皇后所杀”版:王皇后妒火攻心,一时冲动,失手杀了小公主;

②“武昭仪所杀”版:武昭仪利用王皇后来探视小公主之机,打了一个短平快的时间差,杀了小公主嫁祸王皇后,而且李治还真相信了,并说“后杀吾女!”

③“突然死亡”版:在那个年代,新生婴儿猝死是很普遍的现象。面对小公主的突然猝死,武昭仪红口白牙就说小公主的死可能与王皇后有关,目的是想在皇帝李治心中多少减掉一些王皇后的印象分。

小公主的死亡无外乎就这三个版本。

2.小公主死亡的真相

1)第一版本可能性的排除

如果说王皇后杀小公主是为了清除对手给自己造成的威胁,那她要杀的人就未免太多了,她首先应该杀武昭仪的儿子李弘,还有更早的时候她就应该去杀萧淑妃的一儿二女。王皇后向来端庄、稳重、贤德,就是后来在被废、被杀时都保持了一种淡定从容的高贵和矜持,这样的女性会出手去杀一个尚在襁褓的可爱小女孩儿吗?亲手去杀皇帝的女儿这风险未免也太大,作为王皇后这种性格的人她绝不可能去做。何况,尚在襁褓中的小公主身边怎么可能没有太监宫女侍候呢,既要杀人、还要掩人耳目,且不能露丝毫破绽,这难度也的确太高。所以,王皇后杀小公主几乎不可能,这个版本基本上可以排除。

2)第二版本可能性的排除

第二个版本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阴谋论”版本,就是小公主为自己的母亲武昭仪所杀,然后巧作伪装成功嫁祸王皇后。按理说一个母亲是不可能为了某种利益去杀死自己年幼的孩子来获取既得利益的,当然过去有些学者指出,如用普通人性来看待武则天,那她就成不了“武则天”。武氏的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又非凡的女性,与常人异之,所以那话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

①武昭仪杀人的动机和条件

武昭仪有没有杀人的动机,有。因为她想借此搬倒王皇后,自己成为皇后。武昭仪有没有杀人的条件,也有。因为小公主是她自己的女儿,任何人也对她不会有防备和怀疑,又是在她自己的寝宫,周围的宫女太监都是她平时收买拉拢了的人。武昭仪在宫中建立有一套完整的情报网,很多宫女和太监都是她的耳目,她完全有条件知道王皇后要在什么时间来看望小公主,并在王皇后走后狠下心肠地杀了女儿又很快离开,然后再沉着冷静不露声色地与皇帝一起来看视女儿,与皇帝一道出现,目的就是要告诉李治她不在命案现场。周围的宫女、太监全是她的手下,所以发现女儿死后,武昭仪首先是“惊”,然后是“啼”,紧接着就“问”,结构紧密,天衣无缝,就像是依照剧本排练好了的一样。皇帝本来看见爱女死了就伤心透顶,现在听宫人一说皇后刚才来过,再加上前段时间王皇后不停地在李治耳边上说武昭仪的怀话,此情此景的李治当然就自然会联想,“后杀吾女!”

②小公主死后谁是受害者和受益者

从后来发生的事件不难看出,小公主的死导致皇帝产生了废王皇后的心思,再后来王皇后真的是被废、被杀。王皇后当然是小公主之死最大的受害者。武昭仪后来正位中宫,当了皇后,除掉了王皇后和萧淑妃,又废了太子李忠而立了她的儿子李弘为新的太子,如此说来小公主的死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武昭仪。

基于上述两点,所以有人始终断定小公主是武氏所杀。

③武昭仪没有必要用杀女的苦肉计来陷害王皇后

理由一:多一个女儿,会多一份站稳宫帏的筹码,何必杀之;

理由二:杀女嫁祸于人的方法难度太高,万一败露,则满盘皆输,且风险太大;

理由三:杀女嫁祸于人的方法成本也太高,根本就不划算;

理由四:嫁祸王皇后,未必会成功,皇帝未必会真相信;

理由五:王皇后已经失宠,她无子女原本就是搬倒她最好的方法,所以用杀女来嫁祸于王皇后完全没有必要。

④废立皇后的理由

小公主死亡的时间大概在永徽四年(653),而废王皇后却是在两年后的永徽六年(655),如果李治当时就相信“后杀吾女”这一事实,他怎么会容许王氏还去继续当了两年的皇后呢?

再有,永徽六年李治废王立武的主要理由只有后嗣问题,“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李治对群臣说:“皇后无子,武昭仪有子,今欲立昭仪为后,何如?”皇帝怎么不把王皇后杀小公主的事来作为一条废后理由呢,这比她没有生孩子更具说服力呀。还有就是以长孙无忌和禇遂良为首的“保王派”在反对废立时也说:“皇后名家,先帝为陛下所娶。先帝临崩,执陛下手谓臣曰:‘朕佳儿佳妇,今以付卿。’此陛下所闻,言犹在耳。皇后未闻有过,岂可轻废!”在这里顾命大臣已经说得清楚不过了,“从来就没有听说过王皇后有什么过失,岂能轻易就将之废掉呢?”听了大臣激烈反对的话,皇帝李治也不过是“不悦而罢”。显然当时宫廷内外连半点“王皇后杀小公主”的传闻也没有。

由此说明,永徽四年的小公主之死,根本就与王皇后无关,宫廷内外从来就没有“阴谋论”之说。欧阳修与司马光是听信了野史,并将《旧唐书》和《唐会要》中的话进行放大和发挥,在用文学的虚构手法书写着历史,他们冤枉了武则天。小公主之死的第二个版本“阴谋论”根本不成立。

3)第三版本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小公主之死的三个版本已经排除了两个,那就只还剩下最后的第三版本可以成立了。从历史发展的事实来看,小公主的死亡属于那个年代医学不发达的结果所至。在小公主死后,武昭仪到是极有可能想利用这一事件来嫁祸于王皇后。《唐会要》记载“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这里的“又奏”二字值得推敲,是武昭仪“又奏”,还是其他宫人“又奏”,或是其他宫人在武昭仪的指使下“又奏”呢?想来这“又奏”也是没什么真凭实据的,武昭仪是断然不敢亲自出马为之。从王氏又继续当了两年的皇后来看,这“又奏”也是轻描淡写和毫无证据之奏,所以“又奏”并没有让皇帝李治轻易地相信,假如李治真的相信王氏是杀他小公主的真凶,还不立即将之废掉啊?不过,小公主的死看来也起到了让王皇后在李治心中减掉许多印象分的目的。

所以,这后来被封为安定公主的武则天长女之死,是那个时代医学水平不发达的一件很平常的婴儿猝死案例,其中没有什么宫廷阴谋,说武则天是因为自己想当皇后而杀女,这是后来那些士大夫卫道者们极力想贬低这位伟大女性的诬陷之词。诚然武氏后来为了当皇帝杀过很多人,其中也有她自己的亲人,但不要忘记,武则天毕竟是一位女性、是一位母亲。如果那些身为母亲的历史研究学者们都要认为武则天会亲手杀死自己幼小的女儿,这不能不说是人性的一种悲哀,她们甚至比欧阳修、司马光这些在此事件上道听途说的男人们还要更可鄙、更可悲。

 

(四)解开章怀太子的身世之谜

《旧唐书》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十二月十七日,唐高宗李治带着武昭仪一行前去谒拜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归葬地“昭陵”,就在行进的路上,武昭仪又生下了一个儿子,后取名李贤,李贤就是后来的“章怀太子”。由于后来武则天对待李贤严厉得不近人情,李贤从“立”到“废”再到“贬”,最后被“杀”,从中看不出二人之间有半点母子的亲情关系,于是,这章怀太子的身世又成了一个难解之谜。现将有关联的问题和疑点归纳几点分析如下。

1.武氏同胞三姐妹

武士彟与杨氏在十年的夫妻生活中共生育了三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浩繁的历史文献都没有她们真实名字的记载,除前文考证推断出武则天应该名叫“武元华”外,按此推理其长女可能名叫“武元英”、幼女可能名叫“武元芳”,在没有其他证据推翻这些名字前,我们姑且这样呼之。史载武元芳嫁郭孝常,双双早亡。而长女武元英早年出嫁贺兰越石(又作贺兰安石),婚后生育一儿一女,子为贺兰敏之,推理姑且把其女称为贺兰纳之。不幸的是武元英的丈夫贺兰越石是个短命之人,很早就病故了。青春正明媚就守寡的武元英的姿色肯定也不亚武元华,因为史载她的女儿是“有女国姝”,女儿都是国色天资,其母还不风华绝代?何况其子贺兰敏之成人后是长安城中数一数二的美男子。

2.共奉圣御的贺兰氏母女

当武媚娘被高宗皇帝李治接进宫中封为昭仪后,早寡的武元英因为是武昭仪的姐姐之故也就经常出入禁宫走亲戚了。元英青春早寡,所谓风流寡妇的韵味在她的身上披露无迹,那种熟透了的性感之美让任何男人看了都会眼谗,何况是花心皇帝李治呢,因此高宗一看见武元英就口水直流。此时的武昭仪要牢牢抓住皇帝的心,她正缺帮手,姐姐的美色无疑是她用来重复捆绑李治的一条最好绳索。于是这个风流寡妇在自己昭仪妹妹的牵线搭桥下,或是武昭仪睁只眼闭只眼的默许下,她就坦然地睡到了妹夫李治的龙塌上。把皇帝侍候舒服了,李治就封武元英为“韩国夫人”。一来二往地与妹夫皇帝熟了,这韩国夫人在出入禁宫时就经常带上了自己那天姿国色的女儿贺兰纳之,把一个娉婷玉立、正处青春花季的绝代佳人带入禁宫,去将一个少女清纯的艳丽暴露在一个贪恋美色的皇帝视线中,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李治当仁不让,照单全收,在幸御了这个小美女后他龙心大悦,就封贺兰纳之为“魏国夫人”。

3.李贤的出身之谜

1)李贤其人

李贤自幼“容止端雅”,天份极高,很小便通读了《尚书》、《礼记》、《论语》等经典,而且是过目不忘,至于背颂古诗文赋则不在话下,完全是一个神童。有一次父亲李治叫他读《论语》,在读到“贤贤易色”时李贤竟反复沉吟再三,他完全体会出了圣人在《论语》中所表述的道德修养之“贤”与容貌体态之“色”的价值取向,使得父皇李治大为惊讶,并倍加钟爱之。后来在哥哥李弘死后继承了太子位,并勤奋钻研学问,还为《后汉书》作注。从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如不出意外,李贤是完全可以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但是,历史是从来就没有假设的,因为,李贤后来被武则天废了太子位,贬到巴州,最后谴人逼杀之。

武则天为什么在对待她这样一个十分优秀的儿子时竟如此严厉和残酷呢?

2)我是谁的儿子

历史上早有人探寻过武则天不喜欢李贤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有如下三点。

①李贤的政治观点与武则天相悖离;

②李贤是武则天将来当皇帝的障碍;

③李贤本就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

第一点已经有很多专著详尽地研究过,这里就不多说。至于第二点,从历史后来的发展事实来看,不应该成立。假如武则天把自己的儿子都看成是她将来登基当皇帝的绊脚石需要清除的话,那她还应该继续杀掉她的另外两个儿子才行,但事实上她没有。那么就还剩下最后一个疑点了。李贤真的不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吗?

3)韩国夫人生李贤的理由

①史书的记载

有史记载,当时的宫中就有人在传言,说李贤不是武皇后所生,而是韩国夫人所生,这话已经传到了李贤的耳朵中,李贤听了由此很是恐惧。禁宫中的言论向来控制得很严,一句话说错了就有可能掉脑袋,像“李贤非武皇后所生”这样的话可是非同小可的,谁敢乱说乱传呢?既然都已经传到了李贤的耳中,说明传言很广,已经不是小范围的流言了。看来这传言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事出有因。

②非武后所生的可能性

其一:永徽三年(652)秋冬之际,武昭仪生长子弘,永徽五年(654)十二月又生子贤,可其间武昭仪还生过一个早夭了的小公主。仅两年之间武昭仪能连生三个孩子吗?从正常妇女的生育过程来看,既然没有多胞同胎的情况,这显然有问题。

其二:假如《旧唐书》所载李贤是李治夫妇在谒昭陵途中小产所生,那就让人疑惑,身怀六甲的武昭仪在寒冬腊月去路上颠沛流离地前往昭陵,这可是有很大的风险啊,身为孕妇的她难道不知道路途颠簸会对怀中的胎儿不利吗?

其三:按中国人的风俗习惯,一般妇女身怀有孕或身处月事经期,是不允许参与敬神、拜庙、祭祖活动的,那怎么可能让怀着孩子的武昭仪前往先皇李世民归葬的昭陵去谒陵呢?

其三:史册上都有武则天对其他几个子女在幼年时的宠爱呵护的文献记载,如李弘、李显、李旦和太平公主在幼年时都有承欢武则天膝下的记录,但唯独没有武则天与李贤幼年关系的亲情记录,这不是很奇怪吗,难道史家在很早就忽略了这一笔?

③韩国夫人所生的可能性

其一:韩国夫人正值中年,生育能力正盛,且生育过一儿一女。

其二:韩国夫人经常出入禁宫以奉圣御,完全有可能怀上孩子。

其三:韩国夫人没有名份,又是寡妇,生孩子肯定是宫廷丑闻,她自己难堪不说,皇帝与武昭仪也会难堪,于是在韩国夫人生下儿子后,武昭仪就认作己子对外称是在途中所生以掩人耳目。对于李治来说,这原本就是他的皇子,母亲是谁并不重要。对于武昭仪来说,这儿子是她寡姐与自己丈夫所生,也相当于己子,何况她才死了小公主,现在多一个孩子就多一份站稳禁宫的砝码,武昭仪又何乐而不为呢?至于韩国夫人嘛,让孩子去认自己的亲妹妹为娘,这也没有什么不妥的,何况她一个寡妇,还能弄个婴儿去家里来自己养育不成,这显然也不现实。

这也就是后来武后不喜欢李贤欲将除之的理由,除掉了李贤后,她的亲儿子才有可能当太子、当皇帝,她怎么可能容许非己所生的儿子将来去继承帝位呢。至于她代唐为周、自立为帝那却是后话,在当时怕是武元华再有聪明才智也不能预见历史发展的必然吧。

 

(五)皇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

李治在历史的评价中一直是一个性格懦弱、立场不坚定的忠孝、老实、仁懦之君的形象,连他父亲李世民对他软弱的性格都很不放心。但真实的李治果真是这样“仁懦”和“软弱”的吗?年轻的皇帝真的是不懂权谋、没有心计的一个傻瓜皇帝吗?非也。

1.李治为什么一定要坚决地废掉王皇后

王皇后是李治当太子时由太宗皇帝钦定所娶,李世民临死时拉着他俩的手对顾命大臣称这是他的“佳儿佳妇”,可见王皇后很受太宗皇帝肯定。

1)王皇后代表了权相集团对皇权的轻视

王皇后出身关陇贵族,名门之后,舅舅又是当朝宰相,性格贤淑端庄,作为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是无可挑剔的,只可惜她过分矜持和严肃,少了女性温柔和妩媚的特质,更为要命的是她没有生育能力。没有生育的皇后也不一定就是非要被废掉的,王皇后不是已经认了宫人所生的皇帝的长子李忠为干儿子了吗,而且王皇后所代表的利益集团还抢先在武昭仪生下儿子之前的几个月前就编了一个筐筐让皇帝册封了李忠为“太子”。王皇后以为有了干儿子李忠为太子,她的地位就没人可以捍动了。其实,正因为权相们的这一次“避宫”李治封李忠为太子的事件,让皇帝第一次感到了相权集团对皇权的威胁。李治之所以要坚决废掉王皇后,并不是他心里有多么的宠爱武氏而一定要立武氏,却是李治的废后之意不在后,而在乎当朝的权相们也。

2)来自长孙无忌对李治的威胁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亲舅舅,他也是跟随李世民打天下的重要功臣之一,太宗皇帝在临死时对顾命大臣禇遂良说过这样的话,“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功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当年太宗原本是想立杨妃之子李恪的,是长孙无忌力谏才争得了李治的太子之位,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就没有李治的皇帝之位。但长孙无忌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会轻视和小看了这位年轻皇帝内心深处对皇帝权力的真实感受。特别是在“高阳公主谋反案”事件的处理中,铁血宰相长孙无忌虽然是为了巩固外甥李治的帝位而大开了杀戒,但他也有私心,无忌借“高阳谋反案”扩大了打击范围,清除了一大批与他意见相佐的异己,其中不仅有权臣,还有很多皇家宗室成员。初登大位的李治在这一事件的处理中,默默地看着舅舅近乎疯狂的血腥表演,他表面仁懦无声,其实内心已动杀机。

3)相权与皇权的斗争历来如此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就是在他亲政不久罢了位高权重吕不韦的相国之位,读过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完全可以说,没有吕不韦就不可能有秦王嬴政,也就不可能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霸业。至于吕不韦是不是嬴政的生父,我们在这里不需深究,但吕不韦是秦国的“相国”,是嬴政的“相父”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与其说是嬴政最后统一了中国,还不如说是吕不韦先期为嬴政创造了一个统一中国的良好开端。但是,即便是亲若父子,当皇权受到了相权的威胁时,总有一方要付出流血的代价。当嬴政独掌神器后,他毫不留情的将有功于秦的吕不韦罢黜,最后吕不韦被逼自杀。

在后来的明朝万历皇帝的境遇与嬴政大致相同,身居首辅的张居正为了大明帝国,呕心沥血地开创了十年“万历新政”,他手把手地将神宗皇帝朱翊钧从小严厉地教导到大,希望他能成为一代明君,但张居正的相权却在无形中压制了朱翊钧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仇恨的种子植进了万历皇帝幼小的心田,所以,即便是张居正死了也会被亲政后的朱翊钧褫夺了一切当年由皇帝他自己亲自加在张居正身上的一切封号和待遇,万历皇帝还近乎绝情地抄了张居正的家,明神宗对相权欺凌皇权的痛恨就差点要将张居正掘坟鞭尸了。

当然,历史上也不乏相权战胜皇权最后取而代之的战例。比如王莽,再比如曹操。所以,当李治看到长孙无忌的权力膨胀得超过了皇权时,哪怕他是自己的亲舅舅,他也要坚决铲除之。此时的李治只有冷酷,绝无半点软弱。

可是年轻的皇帝怎样才能与那些具有庞大势力的权相集团一争高下呢?看似糊涂却很精明的李治于是想到了废立皇后,所以,历史再次出现了机遇,皇帝李治决定出手与庞大的权相集团一决胜败,武元华或说是武昭仪便又不由自主地被历史的潮流推到了皇权与相权相争的风口浪尖上。这是历史给了武则天再一次的机遇,由不得她作半点地退缩。

2.皇权与相权的较量

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李治与武昭仪当然是同一辆战车上的战友,为了夺回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李治翻脸不认人,他老实忠厚的性格忽然变得狡猾和固执,仁懦之心也一下变成了六亲不认,甚至冷漠和残酷。什么先帝的顾命大臣,什么血脉相连的舅舅,此时此刻全成了他眼中的敌人。

李治在废立皇后的过程中与权臣进行了多回合的较量,很多研究武则天的著述中都有详细的描写和分析,其过程可谓惊心动魄,同时又耸人听闻,这里就不多废周章去一一复述,当然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李治胜利了,当然也是武则天胜利了。这场看似只是皇帝家事的“易后事件”,其实却是一场新旧交替的朝廷大换血,是一场生死攸关的大决战,同时它标志着元老士族集团的没落和新兴庶族集团的崛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的命运有如下结局。

1)贬斥顾命大臣禇遂良

禇遂良是太宗皇帝为李治精心选定的顾命大臣,是临终托孤之臣,李世民死前对李治说,“有长孙无忌和禇遂良在,对国家大事你就没有什么好忧虑的。”禇遂良是强力反对易后的激进派之一,他甚至在金殿上叩头流血激言谏阻立武昭仪为后,竟不惜犯险去揭皇帝隐私当面让李治难堪,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禇遂良后被罢相,贬出京城外任,最后是一贬再贬,越贬离京师越远,这位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家最后在忧郁中客死他乡。

2)诛杀亲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关陇贵族的代表人物,是李治的亲娘舅,他曾帮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夺得帝位,功居第一。在贞观年间就是位高权重的人物,也是太宗临终前为李治安排的首位顾命重臣,李世民还有遗言,不许有谁诬毁长孙无忌,就差点没给长孙无忌发一道免死金牌了。李治继位皇帝后,长孙无忌几乎囊括了当时朝中的所有权力,特别是在处理“高阳谋反案”中,让满朝文武都见识了这位铁血宰相的霸气。但是长孙无忌怕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就在他踌躇满志、如日中天之际,他那貌似柔弱温顺的外甥皇帝的心中已经聚集起了阴云,这阴云正在慢慢裂变成杀气。就因为在“易后事件”上长孙无忌没有去站在皇帝一边,他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权力和影响,想用相权来压制皇权,结果这位太宗皇帝的凌烟阁功臣最后结局比禇遂良还惨,他并没有因为对李治有过拥立太子之功而免于追究,也并没有因为是受太宗遗诏的辅政重臣之故而得到宽宥,冷酷的外甥李治断然贬黜了他的亲娘舅,最后以“谋反”定罪,逼其自缢而死,并抄没全族。

3)三朝元戎李勣

李勣也是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凌烟阁功臣之一,他在高祖朝就是颇受倚重的军界勋臣。李勣为人忠诚、侠义,道德高尚,战功卓著,他有一个重要优势就是出道早,十六岁就投身于那场改朝换代的革命中了,所以,他历经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时代,到了高宗李治当皇帝时,昔日的开国元勋要么就是死了,要么就是老迈年高,而李勣却还身体健康、精力充沛、智慧卓然,且军权在握。

在李治用“易后事件”来打响的那场“皇权与相权”的战争中,手握军权的李勣态度明朗,表明了“易后”是皇帝家事,他绝不干预。也正因为有李勣这个代表军方的表态,皇帝李治也才敢展开手脚去对那帮文官大开杀戒。现在回头来看,当年武元华的父亲武士彟死时,李勣时任并州都督主持了武士彟的官方葬礼,当时一定给那群孤儿寡母带去过一丝安慰。现在他的一个明确表态又成了武昭仪进军皇后宝座的坚实保障,这是一种巧合,还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李勣天生谨慎,一辈子都处中立的立场。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他就采取的是中立态度,故此他功德圆满、寿终正寝。只是后来他的孙子李敬业在武曌代唐为周、自立为帝时,竟不时务地逆时代潮流而动,聚十万之兵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但却很快就烟消云散的“扬州兵变”,自己落了个身首异地的下场,要是李勣泉下有灵不知该作何感想。他怎么就没有把自己“中立”的基因遗传给子孙呢?

4)新生势力取代前朝元老派

在废立皇后的较量中,朝廷出现了三种政治派系。一是“保王派”,以元老集团长孙无忌、禇遂良们为代表;二是“挺武派”,以新兴势力李义府、许敬宗们为代表;三就是“中立派”,以李勣为代表。皇后的废立给了新生势力一次重大的升迁机会,随着王皇后的被废和武昭仪的被立,威胁李治皇权的权相集团被打击尽净,那些自以为劳苦功高的元老派系被逐渐清洗,朝相权臣渐渐地由一些政治新星所代,当然,这些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只可能是“挺武派”。李治朝廷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改组。

3.正位中宫的胜利

1)一个人在战斗

在李治打响的皇权与相权的这场战斗中,无疑武昭仪是他最得力的战将。而对于武昭仪来讲,李治的战争就是她的战争,李治是在捍卫帝权,她却是在冲击后位。

纵观历史,很少有人能像武元华这样是一个人在为自己的伟大事业而孤军奋战的人物了。武元华的父亲武士彟当年虽然也是李唐朝廷重臣,但在她七岁那年就过早离世。她同父异母的两个哥哥呢,从小就老是欺负后母杨氏和武元华姐妹,所以兄弟姐妹感情并不好,元庆、元爽哥俩在武元华的人生奋斗史中几乎没有起半点作用。后来武元华正位中宫当了皇后,还将这哥俩贬斥外任,终使之客死他乡。

武氏一族的两个堂兄惟良、怀运因为过去轻谩过杨氏和武家姐妹,后来二人还是被武后设计所杀。她的一个早寡的姐姐武元英虽然后来也被花心皇帝李治看中,在幸御后被封为了韩国夫人,但她没多久就病死了。另一个小妹妹武元芳就更是不成才,年纪轻轻地嫁人后竟夫妻双双早夭。韩国夫人到是生了一对天姿国色的金童玉女贺兰敏之和贺兰纳之,却不想贺兰敏之天生就是个花花太岁,二十七岁就犯案被杀。而贺兰纳之竟也学着其母的样子去侍寝皇帝,后被李治封为魏国夫人,这个小美人却又不知天高地厚地想去与皇后姨娘争宠,当然结果也是死路一条,年纪轻轻就香消玉陨。后来的武氏子侄全是仰武则天所赐的富贵,对武元华前期的奋斗没有任何关系。武元华就只有一个老母亲杨氏在宫外可以为她传递一点点消息而已。所以,在武元华的人生奋斗史中几乎没有帮手,她完全是一个人在战斗。

2)“宸妃”的特殊意义

武昭仪在打响“冲击后位”的战争前还亲自导演过一场“军事演习”,那就是她要李治先封她为“宸妃”。皇帝的嫔妃数额国家原本是有制度的,想必那时李治的妃位全部满员,妃位只有四座,即贵妃、淑妃、德妃、贤妃,名号“贵淑德贤”全是用一种品行在名之。李治提出要给武昭仪进“宸妃”一职,这“宸妃”的取名肯定是武氏的主意。何为“宸”呢?宸,既北辰,北极星也。北辰,众星拱之。这不由让人联想到武昭仪给她的长子所取的名字为“弘”来。先是“弘”,现在又来了个“宸”,武昭仪已经玩起了文字游戏,这都是登极的先音。

当然,进位“宸妃”当时遭到了权相集团的反对,理由是,“妃嫔有数,今立别号,不可。”也就是说,国家是有制度的,皇帝即便是封个妃子也是不能乱来的。这不是明摆公开挑战李治的皇权吗?难怪后来李治要六亲不认,对那些权臣们痛下杀手。

3)王皇后与萧淑妃的结局

永徽六年(655)十月,李治在得到了李勣军队的默许下,他决定为“易后之战”收官了。唐高宗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这就是被太宗李世民认为忠厚老实的李治在对待元配妻子和曾经的爱妃所行的“仁懦”之举。王、萧争宠,王皇后引进了武媚娘,结果现在王、萧成了同病相怜的姐妹。后来王、萧的死出现了两个版本,一种是被李治赐缢,一种是被武后虐杀,这里就不多去描述了。不管王、萧二人是怎样的死法,首先都是皇帝李治的无情、冷漠和残酷。

连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都会如此这般对待,那么亲舅舅长孙无忌的死也就没有什么好费解的了,也不知当年李治是怎样的伪装才混得了一个“仁懦”的名号来?看来一代英主李世民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4)六宫新主人

王皇后被废六天后,许敬宗联络百官上表,请求皇帝重立中宫之主。于是,李治向天下颁布了一道诏书,诏书中当然要先把武元华浓墨重彩地粉饰一番,更重要的是皇帝李治要告诉天下,当年他在作太子时,是太宗皇帝效仿汉宣帝的样,将时为太宗宫人的武媚娘赐给了他。所以,现在本皇帝要立武昭仪为大唐王朝的新皇后了。有了这样的诏告,武元华曾为太宗才人的“污点”也就被涤荡干净。再回头来看,她在李世民去世后的三年里是身着缁衣在感业寺当尼姑呢,还是身着红色的石榴裙在别院当一个害着相思的如意娘,答案是乎就已经可以揭晓了。

那些反对立武为后的人都被贬黜了,李治的话已经说到了这份上,还会有谁持反对意见了呢?于是,那个曾在二十年前于并州文水主持了武士彟官方葬礼的司空李勣,此番又再次代表国家亲送玺绶奉在了武士彟次女武元华的裙下,武元华被正式册立为大唐的皇后,她从此便被人称为“武皇后”。这一年是永徽六年(655)十一月一日,距武元华二度进宫仅三年、一度进宫十三年,这一年她二十七岁。如果她就此满足,这将是在那个时代一位女性所能达到的人生最高峰。